首页

松岛女神

时间:2025-05-29 16:04:13 作者:人民网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 浏览量:37407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市场之基。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必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健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围绕健全均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20条举措。这是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的有力体现,对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

  良好的就业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效对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与党和国家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密不可分。进一步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亟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县(区)以上普遍成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超过98%的街道、乡镇设立了服务窗口。但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的就业形势相比,我国就业公共服务还需继续扩容提质增效。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为各类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创造更加均等可及的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造成不少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为劳动者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能力提升等服务,能够帮助他们走好走稳就业路。

  就业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产业与就业的重要环节。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等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将为推动实现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为谁服务”,精准发现识别服务对象、摸排判断服务需求;围绕“服务什么”,完善功能完备的就业公共服务内容;围绕“怎样服务”,推行帮扶精准的服务模式;围绕“谁来服务”,打造基础巩固的就业公共服务格局;围绕“服务提效”,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以“五个围绕”为实施路径,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巩固就业稳定态势,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山东推出“五重一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四川打造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基地……越是承压前行,越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以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定能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服贸会展现“强磁场” 世界共享中国市场红利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网络谣言迷惑性大、蛊惑性强,面对各类信息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认知,切莫被谣言带偏节奏、牵着鼻子走。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研究团队使用3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来确定密硫铑矿的超导电性。主要的测试指标为“伦敦渗透深度”,它决定了弱磁场能从表面穿透超导体块体的距离。在传统的超导体中,这个长度在低温下基本恒定。然而,在非传统超导体中,它随温度线性变化。这项测试表明,密硫铑矿具有非传统超导体的行为。

河北拟聘任240名海外侨胞任省侨联海外顾问、委员

梁新德表示,赛事过程中,他面临最大的挑战无疑是超长的距离和爬升高度,“这是我第一次在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这样起伏的地形中奔跑。此外,在科西嘉岛上连续多日的比赛里,由于地表温度高达47℃以及道路倾斜,我的脚磨出了血泡。”

中方决定对参与对台售武的两家美国企业采取反制措施

我国与发达经济体贸易增长的同时,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合作也更加紧密。一方面,我与美、韩等国家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接近2.3万亿元,增长2.9%,扭转了2023年对美贸易下降局面,这是在我对美出口的许多商品仍被加征7.5%—25%额外关税的基础上实现的,表明中美产业链供应链仍处于深度互嵌状态。另一方面,我与东盟中间品贸易大幅增长。上半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0.5%,高出全部进出口增速4.4个百分点,东盟继续维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与此同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为我国外贸增长提供新动能,上半年我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实现了7.2%的增长。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展开春灌工作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去年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一些地方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教育部将进一步督促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此次四部门提出,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缓解视力疲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